数控车床行业发展比较迅速,不过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的问题。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包括:数控化水平较低、功能部件生产发展缓慢、产品结构水平偏低。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小方面在此就不一一列举。
一、数控化水平较低。目前生产值数控化率不30%,消耗值数控化率还不到50%,而发达国家则在70%左右,上档次的数控车床配套部件只能靠进口。
二、功能部件生产发展缓慢。功能部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着数控车床整体的技术水平与性能,制约着主机的发展速度,其发展状况与数控车床市场竞争能力密切相关。目前我国功能部件企业发展十分滞后。
三、产品结构水平偏低。从行业总体上来看,产业规模虽然很大,但产品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,国内市场需求与行业供给能力不适应,进口数控车床大量进入国内市场。
国内数控车床行业发展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一个过程,相信在未来3-5年的时间里国内数控车床行业将有长足的进步。
我国“互联网+制造”的主要特点
目前,“互联网+制造”在我国已有丰富实践,从下游到上游、从消费到生产、从外围到核心,互联网正深刻改变工业发展方式,驱动工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和服务化发展,催生多种新模式新业态。
其一,协同式供应链促进各环节高效无缝对接。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建立与上下游供应商、合作伙伴和客户的直接连通,集聚供应信息并进行深度挖掘分析,提高供应链的反应速度、匹配精度和调运效率。一是借助B2B采购平台集聚
优质供应商资源,高效低成本完成原材料采购。二是实现生产线供应链协同管控和物料零库存。三是利用仓储物流平台整合异地物流资源,实现物流、信息流、资金流等多流合一。如河南众品打造集国内外贸易、流通加工、温控仓储、电子商务、干线运输、城市配送、终端连锁于一体的冷链物流平台。
其二,新型研发组织方式集聚众智提升效率。协同设计、众包、虚拟仿真等新研发模式应用日益广泛,为传统企业高效、便捷、低成本的技术创新开辟新渠道。
一是基于云平台的设计在云端实现设计资源共享,打破地域限制,提高研发效率。如潍柴动力(7.83,0.00,0.00%)在欧洲、北美等的研发中心基于云平台实现24小时协同工作。
二是众包设计通过企业自建或第三方平台集聚海量群体创意,满足多变的设计需求,如海尔以互联网平台对接着全球100多万专家和上千家研发资源。一些企业探索远程虚拟仿真,利用互联网对工艺参数进行异地模拟、分析、评估,优化生产工艺。
其三,创新制造模式助力网络化智能化生产。面对个性化、多样化且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,制造企业逐步改变原有相对固化的生产线和生产体系,并着力打通企业间壁垒,探索智能制造、网络制造、云制造等全新生产模式。一是应用智能制造实现生产过程柔性化和智能化,如海尔沈阳冰箱厂一条生产线可支持500多个型号的柔性定制。二是利用网络制造平台构建跨地区动态企业联合体,如中国商飞组织10多个国家、100余家企业协同制造ARJ21飞机。三是建立云制造平台,将巨大的制造资源池连接在一起,实现线下资源线上配置。
其四,融合型服务延伸企业价值创造链条。云计算、大数据、物联网等相关应用快速普及催生了多样化融合服务模式,带动以产品为核心的经营模式加快向提供综合服务转变。一是远程主动运维借助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实时掌握远程设备运行状况,节约成本,降低损失。如中兴通讯从“端——管——云”3个层面为水务行业提供供水管道运维服务。二是利用可视化追踪溯源构建全流程食品追溯体系,保障食品安全。如消费者通过二维码即可查询伊利奶牛生产、流通等信息。三是以车内网、车际网、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,实现智能交通管理、动态信息服务和车辆控制等车联网服务。
其五,需求端泛在连接实现全流程用户参与。企业运用互联网、移动互联网等打造用户聚合平台、多元社交平台,通过大数据分析,精准预判市场、开展精准营销;借助平台实现海量用户与企业间的交互对接。一是规模化个性定制通过互联网与用户深度交互,依托柔性生产线提供个性定制的产品,如海尔的家电个性定制。二是精准营销决策将来自互联网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,实现市场精准开发。三是新型网络营销以二维码、APP、移动O2O等新方式构建丰富的产品展示和营销渠道,增加用户黏性。
国产数控机床和国外同行相比差距还非常大主要原因是什么?
但是和国外同行相比差距还非常大。主要原因有:
一是产业发展和过去的政治环境有关,过去国家支持程度不够,而企业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,导致重主机、轻部件。
二是,科研投入少、基础薄弱。比如,在一些关键部件领域,我们的一些企业也能做出来,但是他们是用普通机床做出高精度的功能部件,这些产品也能用在一些高中档的数控机床上面,但是它的精度的稳定性和保持性不行,再加上原材料的问题和工艺水平问题。人家国外先进的部件能用三年不换,而国内的部件也许只能用到一年半就得换了。这也是造成国产功能部件市场占有率低的原因。
关键部件、配件决定着主机的发展,只有关键部件、配件发展上了水平,关键功能部件的自配率提高了,才能形成一批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机床制造企业。我们必须加快步伐,进行机床技术的创新和升级,这也将成为我国制造业重要的任务。
姓名: | 温先生 ( 销售经理 ) |
手机: | 13929480028 |
业务 QQ: | 879153465 |
公司地址: |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长安振安东路775号2232室 |
电话: | 0769-82826580 |
传真: | 0769-82826580 |